
10月16日,记者从云南省漾濞彝族自治县成立40周年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,自1985年建县至2024年配资实盘,漾濞县地区生产总值从0.27亿元增至49.26亿元,人均GDP由316元攀升至51122元,当地将特色产业打造为“富民引擎”,大力发展核桃产业,形成“种植+加工+文旅”的全产业链,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。
“自治县成立之初,漾濞经济基础薄弱,产业结构单一,贫困面大,被列为国务院在云南重点扶持的贫困县之一。面对困境,我们不等不靠、主动作为,走出了一条具有漾濞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。”漾濞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县长杨发说。
核桃产业便是生动例证,从1987年核桃嫁接新法试验成功,到1995年获评“中国核桃之乡”;从2004年“漾濞大泡核桃”获原产地标记注册,到2024年种植面积达107万亩、湿果产量16.08万吨。如今,核桃深加工产品远销全国,群众的“钱袋子”越来越鼓。
在苍山西麓的云雾深处,18万株百年以上核桃古树与107万亩连片林海共同编织出一幅生态与产业交融的画卷。作为“中国核桃之乡”,漾濞县以一颗核桃为支点,撬动出一条从千年栽培史到全球健康餐桌的产业跃迁之路。
漾濞县人民政府四级调研员祁学书介绍,精深加工方面,漾濞县进一步打造好集核桃贮藏、加工、流通、运输功能于一体的“漾濞核桃产业园”,吸引周边地区核桃聚集,将漾濞建成西南地区的核桃坚果交易中心、核桃集散中心、核桃精深加工龙头中心。培育壮大一批起点高、规模大、覆盖面广、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,由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。提升现有产品的市场竞争力,加大科技研发力度,研发核桃系列新产品,延伸产业链,增加产品附加值。
品牌提升方面,充分挖掘漾濞核桃经济、商业和文化价值,结合历史、人文、民俗、生态、健康等元素,突出生态、安全、绿色、健康特点,筑牢“漾濞核桃”的品牌地位,进一步提升“漾濞核桃”原产地商标和区域公用品牌的价值引领力。
市场营销方面,推动漾濞核桃交易市场建设,将市场建成集智慧化、数字化和信息化为一体的核桃交易集散中心。增加核桃产品销售渠道,推进电子商务服务业,与电商平台合作配资实盘,实现县内企业的特色单品网上销售。积极申报外贸转型升级基地,依托“一带一路”发展战略,借助外贸综合服务平台,引导帮助核桃企业开展欧盟认证等国际认证和外贸业务,不断培育壮大核桃外贸企业,拓展海外核桃消费市场。以光明“云上村庄”、平坡“阿尼么村”为依托,结合当地丰富的核桃林、核桃古树自然资源禀赋,做好核桃生态旅游文章,让核桃树成为真正的“致富树”。(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赵黎浩)
众和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